案例 | 四川省眉山市“岷江东岸生态建设及储备林”项目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1022天前 | 10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信息来源


  专项债券信息网  

专项债券信息网 (https://www.zhuanxiangzhaiquan.com)














该项目属于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农林水利领域的项目,具有公益性强、偿债现金流可靠稳定等特点。其建设内容丰富,对于储备林等林业类项目谋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项目陈述

1.产业背景

林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提出21世纪是绿色世纪。林业产业是绿色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业产业具有基础性、循环性、碳汇性、多样性的特点和资源可再生、产品可降解的优势,以及涵盖范围广、就业容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发展潜力。世界银行提出,要高度重视林业的扶贫、提供生态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和财富、应对气候变化、传承文化等五大功能,并将其列为重点投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林业产业既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潜力所在,又是实现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优势所在。

2.储备林建设的意义

国家储备林,是指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和现有林改造、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打造工业原料林、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的多功能森林。据了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对优质木材原料的需求急剧增长,为解决国内木材结构性短缺问题,国家启动木材储备林基地建设,力图通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切实增强我国木材自给能力。

3.项目背景
实施的项目都是针对目前彭山区林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解决制约因素。将会有效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拓展农业功能,增加产品附加值,农业增效明显。项目直接或间接增加林木生产能力,实现快速稳步增长。

项目业主

眉山市彭山区林业和园林中心

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8000亩,建设期开始种植,种植方式为种苗,按照5:3:2椿木、樟木、楠木混交比例进行种植;规划实施林下种植基地面积为600亩,重点发展茯苓、天麻、桔梗、尊贝、金银花等喜荫类中药材及茶叶、树花菜、土豆、豆类等经济作物;规划实施抚育林面积为2000亩,一方面用于补充森林抚育树种,一方面用于彭山区及其周边树种销售,用于推广特色树种及经济林,引导当地农户进行植树造林,扩大彭山区森林覆盖率。

资金筹措及发行情况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50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预算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其中3000.00万元为财政预算资金,占总投资的20%,剩余12000.00万元为发行专项债券,分三次发行,其中:2022年发行3000.00万元,2023年发行4500.00万元,2024年发行4500.00万元,期限20年。

收入来源

本项目收入来源于乔木林采伐收入林下种植基地收入以及森林育苗收入。项目计算期内预计可实现收入共计51562.49万元。

项目跟踪

2022年6月13日,该项目发行了3000万专项债,发行利率为3.27%,所属债券是2022年四川省专项债券四十四期(乡村振兴和水利建设专项债)。

总 结

该项目收益较好且收益来源丰富,不仅能够覆盖融资成本,且项目收益覆盖倍数达1.21倍,为该类型项目收益测算提供了参考思路。通过项目建设,将大规模提升彭山区林木产业等产业的品质、单位产值及技术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整体带动彭山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产值提升。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